本文源自 Glassnode 鏈上週報 "The Week On-chain (Week 23, 2021)",由幣世界研究院翻譯、整理。
譯者 : Winy Huang
鏈上活動和價值結算急劇下跌,市場走向仍不明朗。
無論是價格走勢,還是鏈上交易和價值結算的需求,比特幣市場都經歷了相對平靜的一週。過去的這一週,比特幣在 39,242 美元的高點和 34,942 美元的周低點之間,窄幅波動。
與此同時,在比特幣和以太坊協議上,活躍用戶的鏈上活動、結算量和交易費用,均已回落至 2020 年和 2021 年初的水平。從當前市場結構來看,未來走勢尚不明朗,因而內存池的擁堵情況已基本消除。
內存池不再擁堵
牛市的一個特點是,對鏈上交易、價值結算的需求都會上升,而且加入區塊的緊迫性也會增強。最終結果便是,活動、交易量和優先費用均飆升。這是投資者需求增加的結果,也會刺激老手用更高價格賣出比特幣。尤其是在過去的這一週裏,鏈上需求的增長明顯放緩,一些鏈上指標也出現明顯回落。
自 2021 年 1 月以來,比特幣活躍地址數一直維持在每天約 115 萬的水平,與 2017 年的峯值持平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 2017 年,這個水平僅維持了幾天,然後便在第一次大拋售中下跌超 33%。而在當前週期,這種高水平的鏈上活動則維持了 5 個月。
在最近的市場崩盤中,比特幣網絡的活躍地址數減少,從最近的高點下降了 18%,跌至 94 萬左右。今年的下降幅度約爲 2017 年的一半,這表明儘管鏈上活動有所放緩,但與上一個週期相比,目前的市場存在更多需求(或者可能還有進一步擴大……)。
活躍地址數量實時圖表
活躍實體的數量也有所回落。鏈上的獨特實體從 37.5 萬的高位回落到 25 萬左右,再一次與 2017 年底至 2018 年的情況保持一致。因爲隨着價格下跌,用戶對該資產的興趣會隨之減弱。
“實體”和“地址”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,我們使用了聚類算法,以此確定單個實體(如交易所、礦工或常規聚合器)何時可能擁有多個地址,從而提供更準確的獨特“用戶”視圖。
活躍實體數量實時圖表
過去兩週,由比特幣網絡結算的總轉賬量(以美元計)大幅下降 65%。變更調整後的轉賬量從每天 430 多億美元下降到每天 150 億美元。同樣地,2017 年大跌後,鏈上結算量在 3 個月左右下降了 80%,這也是唯一一次可與之相比的事件。
變更調整後的轉賬量(以美元計)
然而,並不是只有比特幣的鏈上活動遭遇暴跌。以太坊轉賬量(以美元計)在過去兩週下降超 60%。與之相當的另一次事件便是發生在 2018 年了,且狀況更爲慘烈,大跌 95%。但這種需求的低迷是暫時的,抑或是對未來的預示,則有待觀察。
ETH 轉賬量實時圖表
隨着對鏈上交易的需求下降,比特幣和以太坊網絡上的平均交易費也同樣減少了。在 4 月和 5 月,平均交易費用達到歷史新高,且短期內在兩種協議上均飆升 60 多美元。目前,兩個網絡的平均費用現已恢復到 2020 年中期的水平,即大約 3.50 美元至 4.50 美元的範圍。
從幾乎所有的鏈上活動指標來看,最近一個月均出現了歷史性的大幅下降。由價格新高所帶來的鏈上經濟繁榮已經消失,內存池幾乎全部清空,對交易和結算的需求也隨之減弱。
BTC vs ETH 平均交易費用對比圖
供應動態
在過去的一個月裏,共有 16.07 萬 BTC 從非流動狀態回到了流動性循環中。而這些曾被我們劃爲非流動性狀態的比特幣,在再次流入市場後,便提供了間接供應量的衡量標準。
對節點而言,重要的是,自 2020 年 3 月以來,在從流動狀態轉變爲非流動狀態的比特幣中,這 16.07 萬枚僅佔 22%。這意味着,在過去的 14 個月裏,有 74.4 萬枚 BTC 被冷藏。儘管最近出現波動,但其中 78% 的比特幣仍未轉移。
在整個 5 月份,BTC 餘額非零的地址總數有所下降,總共減少了 120 萬。與下降超 60% 的交易需求和其他活動指標不同,同比特幣價格新高時相比,非零地址數(實際上賣出了所有的比特幣)僅下降 3%。而在 2017 年的峯值時期,近四分之一的地址賣出了比特幣。兩者相比,當前的確只是一個相對較小的淨變化。
這確實表明,市場的某些部分正在從擁有的地址中賣出全部比特幣,這意味着該部分市場的信念發生了轉變。
餘額非零地址數量實時圖表
我們可以比較兩個版本的“花費支出利潤比”(SOPR)指標,可以看到大多數花費比特幣的人有以下特點:
a)實現了損失;
b)由短期持幣者花費。
我們用 SOPR 的一些初始點來解釋下圖:
-
SOPR 值表示市場已實現利潤 (>1.0)或損失(<1.0)的大小。更大的峯值 / 低谷意味着更大的已實現利潤 / 損失。
-
aSOPR 變量涉及了整個市場。它過濾掉了生命週期小於 1 小時的中繼交易(無經濟意義),以此改進指標。
-
STH-SOPR 變量僅包含賣出時間小於 155 天的比特幣,以此捕獲新入場的投資者,並過濾掉長期持幣者。
下圖比較了 aSOPR (整個市場減去中繼交易)與 STH- SOPR (僅限新入場者,注:STH 爲短期持幣者)。我們可以看到的是,兩者均低於 1.0,因此消費者在整個市場上實現了總體損失。但是,需要注意的是 STH-SOPR 遠低於 aSOPR。這表明新入場者的實現損失幅度遠大於市場平均水平。aSOPR 指標接近 1.0,則表明長期持幣者的實現利潤,或多或少地被短期持幣者的實現虧損所抵消。
aSOPR 和 STH-SOPR 對比圖表
長期持幣者(LTH)所持供應量開始加速上升。LTH 狀態的門檻是休眠 155 天的 UTXO (未花費交易輸出)。因此,下圖主要描述了在 2020 年末至 2021 年 1 月 3 日之間購買比特幣、且尚未花費的投資者們。
在經過一段時間的 LTH 分散代幣後,隨着比特幣從 1 萬美元漲至 6.4 萬美元,LTH 供應的淨變化現在處於穩固的上升趨勢(HODLing 行爲)。再一次,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分形類似於 2017 年底的牛市和 2018 年初的熊市。這個分形描述了 LTH 停止消費、開始重新囤幣的拐點。
LTH (長期持幣者)持倉變化實時圖表
LTH 現擁有 1090 萬枚 BTC,佔流通供應量的 58% 以上。值得注意的是,與 2017 年峯值時相比,現在的 LTH 所持有的 BTC 多出 230 萬枚(佔流通供應量的 8%)。
一個直觀的現實由此突顯。更高的幣價需要更多的資本流入市場,來維持牛市趨勢。這還表明,如果沒有資本流入需求,那麼就沒有多少比特幣可以進入當前或宏觀市場。
LTH 供應實時圖表
DeFi 鏈上活動放緩
鏈上活動的放緩自然不僅限於比特幣和以太坊。上個月,COMP、AAVE、UNI 和 YFI 代幣的總鏈上活動也有顯著下降,例如轉移次數(頂部)和轉移價值(以美元計)(底部)。這些指標雖然簡單,但相當有效,可以作爲衡量大衆投資者情緒的高級指標,並且可以很好地反映價格趨勢。
DeFi 指標實時圖
最後,我們可以看到 Uniswap 的日交易量自 5 月中旬達到峯值以來下降了 28%,這表明用戶們對代幣的需求放緩。而 Uniswap 的日交易次數也已恢復到每日 16 萬筆的日常水平。
來源鏈接:www.bishijie.com